
文章简介
36万吨年(两塔并联)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升温还原小结
杨雪,女,辽宁省辽阳市,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合成车间,助理工程师,从事甲醇合成研究
36万吨/年(两塔并联)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升温还原小结
杨雪
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山东 滕州 277527
摘要 催化剂在工业上使用已超半个世纪,其中铜基催化剂因为它的低温活性好等优点引起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我公司经过多次市场调研及自身条件的分析,在2011年新建的甲醇合成第二套生产装置大胆采用RK-05新型甲醇合成催化剂,目前运行情况良好,现将催化剂的升温还原过程及使用现状介绍一下,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催化剂 升温还原 合成塔
1.合成塔简介
合成塔类型:华东理工大学“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固定床”专利技术(大连金州重型机械制造)
合成塔尺寸:∮3600×15768 mm
合成塔列管:∮44×2×7500×3990 mm
2.催化剂、瓷球装填量:
1、装填大连瑞克科技有限公司RK-05型甲醇合成催化剂52.5吨×2塔。
2、合成塔底部装填∮16瓷球354袋×25Kg,装至锥帽齐平。然后装填∮8瓷球580袋×25Kg至管内50~100mm。
3、列管内装填980桶×50 Kg=49吨。绝热层装填70桶×50Kg=3.5吨,高度260mm。
4、在绝热层上方铺垫不锈钢网,然后装填∮8瓷球,高度约200mm。
3.系统工艺
3.1工艺概述
本工段是将低温甲醇洗工段来的工艺气体,在一定的压力(4.5MPa~5.3MPa),经合成触媒作用下合成粗甲醇,并利用其反应热副产压力为2.5MPa左右中压蒸汽送入管网,同时将合成弛放气经膜回收提氢后,经氢气压缩机加压后送往合成新鲜气补入管线,尾气送燃料气管网。
3.2 工艺条件
循 环 机: 2000Kw
操作 压力: 5.3MPa
3.3原料气组成: CO:28.24% CO2:3.16%
H2:67.92% CH4:0.3%
N2:0.4%
4.升温还原过程简介及开车记录:
合成工段在完成催化剂的装填,吹扫、试压、置换后11月6日23:00开始升温,升温过程如下:
4.1启动循环机,系统进行氮气循环,当O2﹤0.2%时,在保证空速3000h-1的前提下系统充压至还原压力(0.5~1.2MPa),准备升温。
升温过程的工艺指标
升温
阶段
时间 累计
h h
塔出口温度 ℃/h
升温速度
℃/h
进塔气H2
浓度 %
压力
MPa
空速(h-1)
Ⅰ
2 2
初温~60
20~25
0
0.8
3000
Ⅱ
8 10
60~120
10
0
0.8
Ⅲ
8 18
120~170
5
0
0.8
Ⅳ
2 20
170
0
0
0.8
4.2开启蒸汽喷射器按预定的升温程序进行升温,温度升至60℃时开始放水,以后每半小时放水一次,认真称量并做好记录,当温度在80℃时,触媒将开始逐渐释放CO2,根据分析结果,在保证塔压的前提下,采取连补连排的方式,使系统CO2含量保持在3%以下,脱除催化剂的物理水。当触媒脱除完物理水,并且达到170℃时,可进入到加氢还原阶段。
11月11日22:00开始配氢还原,还原过程如下:
4.3采取连续加氢方式,加氢量由小逐渐加大,由调节加氢量及升温速度来控制出水量,从而达到控制还原的进程,一定要控制加氢量和升温速度,防止飞温。
还原过程的工艺指标
|
升温
阶段 |
时间 累计
h h |
塔出口温度 ℃/h |
升温速度
℃/h |
进塔气H2
浓度 % |
压力
MPa |
空速(h-1) |
|
Ⅰ |
2 2 |
初温~60 |
20~25 |
0 |
0.8 |
3000 |
|
Ⅱ |
8 10 |
60~120 |
10 |
0 |
0.8 | |
|
Ⅲ |
8 18 |
120~170 |
5 |
0 |
0.8 | |
|
Ⅳ |
2 20 |
170 |
0 |
0 |
0.8 |
|
还原
阶段 |
时间 累计
h h |
塔出口温度 ℃/h |
升温速度
℃/h |
进塔气H2
浓度 % |
压力
MPa |
空速(h-1) |
|
还原
Ⅰ |
45 65 |
170~180 |
0~1 |
0~1 |
0.8 |
3000 |
|
Ⅱ |
5 70 |
180~210 |
0~3 |
1~2 |
0.8 | |
|
Ⅲ |
5 75 |
210~230 |
6 |
2~8 |
0.8 | |
|
Ⅳ |
2 77 |
230 |
0 |
8~25 |
0.8 |
4.4还原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提温不提氢,提氢不提温”的原则。
4.5还原过程中每半个小时分析一次反应器进出口气体成分并做好记录,出水量出现异常时,随时取样分析,及时调整加氢量和温度。
4.6严格控制还原温度、压力,保持气体成分、循环量的稳定,当出水量明显减少时刻适当提温,出水量高时,减缓升温速率或恒温。
4.7当温度升至230℃时,逐渐提高氢气浓度,当出水量逐渐减少直至基本消失时,可视为还原结束,恒温2小时后转为轻负荷生产。
11月14日15:00催化剂还原结束准备换气。
5.升温还原过程分析
5.1还原期间,系统压力:0.8 MPa,温度:95%以上的还原水在170~1
订阅方式:
①在线订阅(推荐):www.sdchem.net.cn
②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109
投稿方式:
①在线投稿(推荐):www.sdchem.net.cn
作者只需要简单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随时进行投稿、查稿,全程跟踪稿件的发表过程,使您的论文发表更加方便、快捷、透明、高效。
②邮箱投稿:sdhgtg@163.com sdhg@sdchem.net
若“在线投稿”不成功,可使用邮箱投稿,投稿邮件主题:第一作者名字/稿件题目。
投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①文前应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
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③论文末应附“参考文献”,执行国标GB/T7714-2005标准,“参考文献”序号应与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相符;
④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以便联系并邮寄杂志。
订阅方式:
①在线订阅(推荐):www.sdchem.net.cn
②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109
投稿方式:
①在线投稿(推荐):www.sdchem.net.cn
作者只需要简单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随时进行投稿、查稿,全程跟踪稿件的发表过程,使您的论文发表更加方便、快捷、透明、高效。
②邮箱投稿:sdhgtg@163.com sdhg@sdchem.net
若“在线投稿”不成功,可使用邮箱投稿,投稿邮件主题:第一作者名字/稿件题目。
投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①文前应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
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③论文末应附“参考文献”,执行国标GB/T7714-2005标准,“参考文献”序号应与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相符;
④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以便联系并邮寄杂志。
联系电话:0531-86399196 传真:0531-86399186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山东化工稿件修改细则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传真:0531-86399780 QQ:1462476675 微信号:sdhg-bjb
采编部电话:0531-86399196 Email: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6540号-5
采编部电话:0531-86399196 Email: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6540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