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简介
寓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于化学教学之中
寓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于化学教学之中
乔 雁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化学与生物系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笔者通过实例就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进行了阐述。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有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化学教学;自然渗透
Residing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in Chemistry Teaching
QIAO Ya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Biology of Dongchang College, Liaocheng University Shandong Liaocheng 252000 ,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of chemistry subject, the author discussed by example how to permeat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ideology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 The students learn chemistry knowledge and are subjected subconsciously to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ideology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benefical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form their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and develop their dialectical thinking as well as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analyzing problems and solving problems.
Keywords:Quality education; the ideology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Chemistry teaching; Permeate naturaly
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将素质教育与常规教学和谐的融为一体,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1-2] 。辩证唯物主义与化学是密不可分的,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理论、原理和定律,本身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探索其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素材[3],使之与化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采取适宜的形式,潜移默化自然地渗透。下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就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1 通过化学教学使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观点
世界的物质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和在化学中所研究的都是物质的现象,中学化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从宏观物质到微观物质。宏观物质有元素、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纯净物等,微观物质有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物质的存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一系列事实把抽象的理论与直观的化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然地接受世界的物质性这一唯物主义思想。例如,初三化学的第一堂课,教师就可通过一系列的演示实验和分子照片让学生认识千变万化的化学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的。再如以气体的扩散、液体的蒸发、固体的溶解等等实验来证明难于直接感觉到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真实存在。从而使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观点,深刻认识“客观世界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的”。
2 通过化学教学使学生认识物质是运动的观点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是一切物质所固有的属性。“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没有运动的物质”[4]。对于化学,恩格斯称之为“原子运动的科学”[5]。如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反应时,宏观看,它随地球绕太阳运动,从微观上看,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以及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等一直按照自身的规律在运动着。在教育学生认识物质运动的永恒性的时候,先从分子运动开始,通过同学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如闻到食醋的气味、衣服从湿到干,蔗糖的溶解、扩散等来理解微观粒子的运动,进而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实验,如碘的升华、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扩散等,证明一切化学现象都是由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的运动所发生的。再如在进行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等教学时,指出这些平衡都是在这一定条件下的动态平衡,实际上这些变化的两种相反过程都从未停止过,只是速度相等罢了,若条件改变,平衡破坏,将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建立新的平衡。这说明任何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而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化学教学的内容之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从宏观表象引向微观,从静态引向动态研究,有利于学生物质运动观的形成,认识到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更好的理解“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是不可想象的”[4]。
3 通过化学教学使学生领悟物质普遍联系的观点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任何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如在合成氨(N2+3H2 2NH3+热量)的过程中,氨的产率是由催化剂、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决定的。可引导学生联系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以及设备和技术水平的要求,得出结论:合成氨的有利条件是高压、有催化剂参加和尽可能低的温度。掌握了这一关系后,就能选择出我国现有条件下合成氨工业最适宜的温度(500℃)、压力(2×107—5×107Pa)和催化剂(铁触媒)来提高氨的产率和产量。另外,通过酸、碱、盐、氧化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衍变关系等都能培养学生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观点。
有关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例子在化学中比比皆是,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注意通过化学现象之间,概念之间,规律之间,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联系,使学生领悟物质普遍联系的观点,从物质和现象及其存在条件中去探求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运用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观点综合分析化学问题,自觉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6]。
4 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化学里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到物质的变化、合成都蕴含着这一规律极为丰富的素材。例如,原子是由原子中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核高速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之间存在着吸引和排斥的斗争,但两者又都存在于一个统一体原子中。氧化和还原是一个反应的两个方面,没有氧化就没有还原,反之亦然,双方同时发生,各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这两个方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统一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另外,质子与中子、阴离子与阳离子、酸与碱、化合与分解、中和与水解、加成和消去等等无不反映了对立统一规律,都生动地体现了对立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各个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7]。教学中要有意识的通过这些具体事例向学生阐述有关的现象和过程中各个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渗透对立统一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一规律去分析同一事物中矛盾的两个方面,弄清矛盾两个方面的互相转化条件,研究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对诸多的化学现象、规律做出正确的解释。
5 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揭示量变质变规律
众所周知,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质变规律是自然界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任何事物的运动都要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恩格斯曾说:“化学可以称为研究物体由于量的构成的变化而发生的质变的科学”[5]。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就有力的揭示了量变引起质变这一辩证规律。在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到每一周期最后一种稀有气体元素,自己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可见同一周期中, 随着原子序数的量变, 元素的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又周而复始,螺旋式变化,所以恩格斯曾说“门捷列夫不自觉的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5]。有机化合物的每一个同系列也都是说明量变引起质变的光辉例证。恩格斯曾说:“在两个同系列中,每个新的项都是由于把CH2,即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加进前一项的分子而形成的,分子式
订阅方式:
①在线订阅(推荐):www.sdchem.net.cn
②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109
投稿方式:
①在线投稿(推荐):www.sdchem.net.cn
作者只需要简单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随时进行投稿、查稿,全程跟踪稿件的发表过程,使您的论文发表更加方便、快捷、透明、高效。
②邮箱投稿:sdhgtg@163.com sdhg@sdchem.net
若“在线投稿”不成功,可使用邮箱投稿,投稿邮件主题:第一作者名字/稿件题目。
投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①文前应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
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③论文末应附“参考文献”,执行国标GB/T7714-2005标准,“参考文献”序号应与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相符;
④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以便联系并邮寄杂志。
联系电话:0531-86399196 传真:0531-86399186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山东化工稿件修改细则
订阅方式:
①在线订阅(推荐):www.sdchem.net.cn
②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109
投稿方式:
①在线投稿(推荐):www.sdchem.net.cn
作者只需要简单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随时进行投稿、查稿,全程跟踪稿件的发表过程,使您的论文发表更加方便、快捷、透明、高效。
②邮箱投稿:sdhgtg@163.com sdhg@sdchem.net
若“在线投稿”不成功,可使用邮箱投稿,投稿邮件主题:第一作者名字/稿件题目。
投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①文前应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
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③论文末应附“参考文献”,执行国标GB/T7714-2005标准,“参考文献”序号应与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相符;
④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以便联系并邮寄杂志。
联系电话:0531-86399196 传真:0531-86399186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山东化工稿件修改细则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传真:0531-86399780 QQ:1462476675 微信号:sdhg-bjb
采编部电话:0531-86399196 Email: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6540号-5
采编部电话:0531-86399196 Email: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6540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