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油降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王金玺
(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摘 要:介绍了原油降凝剂的产生、种类及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分析和探讨原油降凝剂的主要作用机理,并对降凝剂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原油;降凝剂;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and trend in development on pour-point depressant of crude oil
Wang Jin-xi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Yulin University, Yulin, 719000,Shanxi China)
Abstract:The generation、specie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n pour-point depressant of crude oil were introduced in the article.we also analysed and probed into mechanism of action on pour-point depressant.At last,we predicted the trend in development of pour-point depressant.
Key words: crude oil;pour-point depressant; research progress
0前言
我国除克拉玛依和青海冷湖原油外,多数原油含蜡量较多,凝点较高。含蜡原油在低温下容易析出蜡晶,随着温度进一步降低,蜡晶数量增多并长大聚集,形成三维网状的蜡膏状物质而使原油失去流动性,给原油的开采和输送带来困难。在原油中加入高分子降凝剂,可以改变原油中固体烃的结晶形态(结晶尺寸、大小、形状),使其不易形成空间网络结构,达到降凝、减粘、改善低温流变性的目的[1]。本文综述原油降凝剂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降凝剂的发展趋势进行评述。
1原油降凝剂的产生
原油降凝剂是在馏分降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降凝技术最早始于1931年,
订阅方式:
①在线订阅(推荐):www.sdchem.net.cn
②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109
投稿方式:
①在线投稿(推荐):www.sdchem.net.cn
作者只需要简单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随时进行投稿、查稿,全程跟踪稿件的发表过程,使您的论文发表更加方便、快捷、透明、高效。
②邮箱投稿:sdhgtg@163.com sdhg@sdchem.net
若“在线投稿”不成功,可使用邮箱投稿,投稿邮件主题:第一作者名字/稿件题目。
投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①文前应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
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③论文末应附“参考文献”,执行国标GB/T7714-2005标准,“参考文献”序号应与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相符;
④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以便联系并邮寄杂志。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