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聚乳酸微球的制备
  

聚乳酸微球的制备
姚新建 王运生
周口师范学院化学系
摘 要:以L—乳酸为原料,以锡粒为催化剂,实现丙交酯的活性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分子量可控的聚乳酸。以红外光谱对聚乳酸的结构进行表征。以二氯甲烷为溶剂,聚乙烯醇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聚乳酸微球。
关键词:丙交酯、聚乳酸、微球
Preparation of polylacticacid microspheres
Yao Xin-jian Wang Yun-she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o L-lactic acid as raw materials and tin as a catalyst to achieve the activity of lactid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synthesis of controlled molecular weight polylactic acid.With infrared spectroscopy to characterize the structure of polylacticacid.Dichloromethane as solvent, polyvinyl alcohol as surfactant,polylactic acid microspheres prepared.
Key Words: Lactide;polylacticacid;microspheres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不断深入,生物降解高分子的应用日益广泛,已经涉及到食品包装、农用薄膜和医用材料等领域。常用的降解材料有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和聚己内酯,其中被称为“绿色材料”的聚乳酸最受重视。聚乳酸因具有无毒、无积蓄、降解产物可参与新陈代谢等优点,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被广泛用于药物缓释胶囊、外科手术缝合线、骨科内固定材料及作为通用高分子材料使用等。它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水、酸、碱等的作用下能完全分解,最终产物是CO2和H2O,中间产物乳酸也是体内正常代谢的产物,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对环境也没有污染。所以有关聚乳酸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1-3]
我们以L—乳酸为原料,以锡粒为催化剂,实现丙交酯的活性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分
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B150043),
周口师范学院2011年度实验室开放项目(项目编号:201107)
作者:姚新建,(1965-),男,河南省扶沟县人,教授。E-mail:yaoxinjian@sohu.com
子量可控的聚乳酸。测定聚乳酸的分子量,对聚乳酸的结构进行表征。以二氯甲烷为溶剂,聚乙烯醇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聚乳酸微球。
1.实验部分
1.1仪器和药品
L—乳酸;锡粒;氧化锌;乙酸乙酯;二氯甲烷;聚乙烯醇-400等;以上试剂都是分析纯。循环水真空泵;油浴锅;ZK-82B型真空干燥箱;JJ-2增力电动搅拌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
1.2丙交酯的制备
将100mlL-乳酸置于250ml蒸馏瓶中,加少量沸石,在电热套中升温至100~120℃,加热大约1h,脱去L-乳酸中游离水的量约10ml。在搅拌下加入锡粒0.65g,边减压边升温,继续脱水3.5h,控制温度160度,得到浅黄色低聚L-乳酸。把自来水冷凝改为控温循环水冷凝,将上述低聚乳酸在剧烈搅拌和减压(500pa)下,迅速升温至230℃,使L-丙交酯蒸出,在接受装置中冷凝成乳白色的丙交酯粗产品。将得到的丙交酯粗产品用乙酸乙酯重结晶3次,得到的丙交酯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7-9个小时,取出称重备用。
1.3聚乳酸的制备
取3g丙交酯,加入催化剂(单体与催化剂摩尔比为100:1),加入25ml单口圆底烧瓶中,以石蜡为热源,油浴控温装置控制目标温度,减压至真空(0.098Mpa) ,缓慢加热至固体完全溶解,充分抽离溶剂,封管。移去减压装置,控温130℃,聚合7h得聚乳酸。用乙酸乙酯重结晶提纯;置于干燥容器中备用。
1.4聚乳酸的红外分析
聚乳酸的红外光谱由FL—IR光谱仪测定,制样方法为将2mg的聚乳酸样品和300 mg溴化钾混合均匀在10 MPa的压力下压片,制作图谱并进行分析。
1.5聚乳酸微球的制备
低温下将1.5g聚乳酸溶解到14ml的二氯甲烷中,制成溶液;另用去离子水,配制质量分数为0.5%、1%、1.5%的聚乙烯醇溶液备用;搅拌下把聚乳酸溶液缓慢滴加到聚乙烯醇的溶液中,快速搅拌2—3h;升温,待二氯甲烷挥发完毕,离心,洗涤,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控制温度40℃),干燥24h,得到聚乳酸微球。
低温下将聚乳酸、吡虫啉溶解到二氯甲烷中,同上方法制成聚乳酸载药微球。
1.6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样品前处理:将硅片置于超声波洗器中分别用自来水,蒸镏水,无水乙醇各洗涤10分钟,取出,置于有滤纸的培养皿中,于70℃的烘箱中烘干,取出冷却至室温。将聚乳酸微球样品取适量,于小烧杯中搅拌溶于乙醇,超声分散10min,吸取适量试液滴至结晶干燥的硅片上。待乙醇自然挥发完,将硅片置于培养皿中盖上盖子放置于70℃烘箱中烘干17h。
SEM检测:将聚乳酸乳液滴在玻璃片上,喷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采集图像,从扫描电镜照片中测量400个左右的微球直径,计算出表征微球单分散性的粒径分布相对标准偏差。
2结果与讨论
2.1催化剂对丙交酯产率的影响
表1 催化剂对丙交酯产率的影响
催化剂 低聚乳酸合成时间 丙交酯产率
ZnO 3.5h 21﹪
Sn粒 3.5h 76﹪
ZnO与Sn粒 3.5h 43﹪
控制低聚乳酸合成温度为160℃,压力为0.09Mpa,讨论不同催化剂对丙交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从结果可知,Sn粒的催化效果最好。
2.2聚乳酸的红外光谱图
图1聚乳酸的红外光谱图
图1为聚乳酸的红外光谱图;波数2997.64cm-1和2947.13cm-1处为C-H的伸展振动吸收峰;在1758.15cm-1处有吸收说明有羰基存在;在1132.66cm-1处为C-O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1455.44cm-1处的吸收为CH3的弯曲振动峰;在3429.22cm-1处有吸收,为聚乳酸端羟基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394.32cm-1的峰属于C-H弯曲振动峰;在1270.52cm-1处的吸收



订阅方式:
①在线订阅(推荐):www.sdchem.net.cn
②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109

投稿方式:
①在线投稿(推荐):www.sdchem.net.cn
  作者只需要简单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随时进行投稿、查稿,全程跟踪稿件的发表过程,使您的论文发表更加方便、快捷、透明、高效。
②邮箱投稿:sdhgtg@163.com sdhg@sdchem.net
  若“在线投稿”不成功,可使用邮箱投稿,投稿邮件主题:第一作者名字/稿件题目。
投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①文前应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
  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③论文末应附“参考文献”,执行国标GB/T7714-2005标准,“参考文献”序号应与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相符;
  ④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以便联系并邮寄杂志。
    
联系电话:0531-86399196     传真:0531-86399186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山东化工稿件修改细则
传真:0531-86399780  QQ:1462476675  微信号:sdhg-bjb
采编部电话:0531-86399196  Email: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65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