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脱硫系统效率下降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 2025
  

某电厂脱硫系统效率下降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猛,刘井岚 张其龙,李济琛,刘天禹,周灿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某电厂3机组脱硫效率出现明显下降,二氧化硫排放存在超标风险。介绍了石灰石及浆液品质、运行pH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合现场脱硫运行情况进行排查,分析脱硫效率下降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以期对脱硫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湿法脱硫脱硫效率浆液循环泵

Analysi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Abnormal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of a Power Plant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shandong jinan

abstract: 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of unit 3 in a power plant has been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re is a risk of excessive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lurry and limestone quality, operating pH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investigates the on-site desulfurization operation,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in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proposes rectification plans, and proposes solu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sulfuriza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Keyword: desulfurization;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slurry circulating pump

某电厂3号机组脱硫设施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采用单塔配置,吸收塔配置5台浆液循环泵。20246月机组检修启机以来,3号机组脱硫设施脱硫效率下降明显,当机组负荷为700MW、原烟气SO2浓度为2600mg/m3(标干,6%O2)时,在五台浆液循环泵全开的工况下,外排口SO2浓度接近超标水平,为了保证SO2达标排放,机组只能控制负荷运行。9月停机期间,对BCDE喷淋层支管及喷嘴进行了检查,因检修时间较短,未对A喷淋层进行检修,启机后,3号机组脱硫设施再次出现脱硫效率下降的问题,难以稳定长时间带高负荷,影响了脱硫设施及机组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1、运行参数的排查

1.1 脱硫设施设计裕量

为了了该电3号机组脱硫设施的设计裕量,对集团内所有采用单塔配置方式的脱硫设施的设计裕量进行了对比,发现该机组脱硫设施的设计最大液气比为19.96,分别小于其他电厂同装机容量机组26.2624.4021.90的设计值,设计裕量最小,当浆液喷淋系统等设备发生故障时,脱硫设施脱硫效率的设备敏感性较其他发电企业强。

1.2 脱硫设施运行烟气量

为了了解3号机组脱硫设施实际运行烟气量及液气比,开展了3号机组脱硫设施运行烟气量测试试验在机组86.19%91.43%的负荷率下,3号机组脱硫设施实际运行烟气量分别为2924090m3/h(标干,6%O2)、3224338m3/h(标干,6%O2),其中91.43%的负荷率下的烟气量超过了超低排放改造性能考核期间97.67%机组负荷率下3114628m3/h(标干,6%O2)的烟气量,脱硫设施存在烟气量偏高的问题。在该工况下的运行液气比为19.4,低于19.92的设计值标准,也低于性能测试期间20.2的运行值。

1.3 脱硫浆液pH表计校验及代表查验

为了了解脱硫浆液pH表计的代表性,现场对pH表计进行了校验,现场表计在线示值为5.8,标准表计示值为5.9pH表计较为准确。

为了考察pH表计对吸收塔内脱硫浆液的代表性,在脉冲悬浮泵、浆液循环泵入口等处对其进行了现场测试,如表1-3所示。发现除供浆泵及3A浆液循环泵(紧邻供浆泵入口)入口处浆液pH较高以外,其余各处的浆液pH5.71~6.13内,与在线表计5.70的示值最大偏差约为0.42,吸收塔内各处浆液的pH均匀度尚可。

在实际调整过程中,发现3号吸收塔浆液pH5.9左右时,脱硫效率最佳控制值超过了单塔5.0~5.8的控制范围,侧面说明设备出力受到一定限制,需要提高浆液pH以提高SO2的吸收效率[1]

1-3 3号脱硫吸收塔不同位置pH测量值

位置

实测

在线

B脉冲悬浮泵下入口

6.13

5.75/5.70

B石膏排出泵上入口

5.83

5.75/5.70

密度取样管

5.71

5.70/5.66

3E浆液循环泵入口

5.86

5.71/5.66

3A浆液循环泵入口

6.37

5.77/5.71

供浆泵入口

7.42

/

事故浆液箱排尽门

6.98

/

1.3 脱硫浆液pH表计校验及代表查验

采用紫外便携式烟气分析仪对3号机组外排口CEMS处的SO2浓度进行了测试,并与在线表计进行了比对,结果如表1-4所示。测试数据显示,在CEMS便携式分析仪测得的氧含量普遍比在线表计高0.46~0.75便携式分析仪测得的SO2含量普遍比与在线表计基本一致。

1-4 3号外排口CEMS处烟气氧含量与SO2浓度测试比对值

测点

时间

在线仪表O2

%

便携式分析仪O2%

在线仪表SO2

mg/m3

便携式分析仪SO2mg/m3

1

2024-10-21
9:41-9:48

5.05

5.53

23.23

21.4

5.17

5.59

24.44

22.9

2

2024-10-21
9:57-10:04

5.47

6.22

21.49

22.3

5.76

5.92

21.87

22

3

2024-10-21 10:11-10:20

5.52

5.93

24.53

23.7

6.05

6.58

23.76

22.6

均值

5.50

5.96

23.22

22.48

2脱硫浆液参数及沉降特性

2.1脱硫浆液沉降特性

在吸收塔脉冲悬浮泵出口管道pH表计处,对吸收塔浆液进行了取样并开展了沉降试验,以辅助判断吸收塔浆液的品质及结晶状态,通过沉降试验发现,浆液达到完全沉降的时间约为4h,沉降时间正常,灰黑色杂质较多,浆液品质较好,瓶底底部沉降物0~2/3H部分固体板结状态良好,上2/3H ~H处较为松软,石膏粒径偏细,石膏结晶状态较差,这主要与浆液排泥量少、浆液循环泵开启台数多、浆液停留时间短有关。在本案例中,不是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原因。

2.2 脱硫浆液pH调节特性

为了考察石灰石浆液的反应活性及浆液品质,1222日,9:00~10:00开展了脱硫浆液pH调节特性试验,数据如表2-12-2所示。在添加200kg脱硫增效剂的情况下,将吸收塔供浆量由20m3/h提升至56m3/h14min时间内,浆液pH平均由5.57上升至5.98,上升值为0.41。将吸收塔供浆量依次由56m3/h下降至40m3/h20m3/h050min时,浆液pH5.98下降至5.75,下降值为0.23,吸收塔浆液pH值调节特性良好。为了考察增效剂对pH响应特性的影响,1023日,9:00~10:00,在未添加增效剂的情况下开展了脱硫浆液pH调节特性对比试验,数据如表2-3所示。将吸收塔供浆量由29m3/h提升至41m3/h15min时间内,浆液pH平均由5.78上升至5.87,平均上升值为0.09,继续将吸收塔供浆量由41m3/h提升至50m3/h,15分钟时间内,浆液pH平均由5.87上升至6.00,平均上升值为0.13,低于添加增效剂情况下0.41的上升值。在不添加脱硫增效剂的情况下,石灰石的溶解速率偏慢,低于15~20min0.3~0.4的运行经验值,只能通过过量供浆来提高pH

2-1 脱硫浆液pH调节特性试验(添加脱硫增效剂)

试验时间:1222日,9:00~10:00,机组工况:负荷:633~700MW,原烟气SO2浓度:2320mg/m3,液位:11.5m,密度:1107kg/m3,添加增效剂150/h

供浆量

脱硫浆液pH变化率

9:18

9:23

9:28

9:30

9:32

14分钟

20m3/h提升至56m3/h

5.59

5.77

5.93

5.99

6.04

0.45

5.54

5.69

5.82

5.87

5.92

0.38

2-2 脱硫浆液pH调节特性试验(添加脱硫增效剂)

试验时间:1222日,9:00~10:00。机组工况:负荷:700~790MW,原烟气SO2浓度:2440mg/m3,液位:10.5m,密度:1109kg/m3,未添加脱硫增效剂,添加增效剂150/h

供浆量

脱硫浆液pH变化率

9:32

9:37

9:39

9:45

9:50

10:00

10:09

10:13

10:17

10:22

50

56m3/h下降至40m3/h

6.04

6.10

0.06

5.92

5.96

0.04

40m3/h下降至20m3/h

6.11

6.10

6.12

6.04

-0.07

5.97

5.96

5.97

5.89

-0.08

20m3/h下降至20m3/h

6.04

6.04

6.04

5.96

5.79

-0.25

5.89

5.91

5.91

5.85

5.72

-0.17

2-3 脱硫浆液pH调节特性试验(未添加脱硫增效剂)

试验时间:1022日,9:00~10:00。机组工况:负荷:700~800MW,原烟气SO2浓度:2405mg/m3,液位:12.4m,密度:1127kg/m3,未添加脱硫增效剂,未添加增效剂。

供浆量

脱硫浆液pH变化率

9:12

9:17

9:22

9:27

9.32

9:40

9:45

9:50

15分钟

29m3/h上升至41m3/h

5.85

5.82

5.88

5.91

5.94

0.09

5.71

5.69

5.74

5.77

5.79

0.08

41m3/h上升至50m3/h

5.94

5.99

6.06

6.09

0.15

5.79

5.83

5.89

5.91

0.12

2.3脱硫石灰石品质检测

3号机组脱硫效率下降期间相关批次的石灰石粉开展了活性、细度等检测,石灰石粉细度的自检结果显示,石灰石浆液的细度及纯度分别满足≤58μm≥90%的品质要求,氧化镁及酸不溶物含量亦达到脱硫用石灰石粉的设计要求。石灰石活性分别为15226s7809s3号机组脱硫设施脱硫效率下降后,发电企业及时调整了石灰石品质,目前,石灰石活性接近标准值,但脱硫效率仍未明显好转。判断石灰石活性不是本次脱硫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3设备运行情况

为了了解3号机组脱硫设施脱硫效率下降问题产生的原因,对脱硫浆液循环泵、氧化风机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查评,并调取了脱硫浆液循环泵及氧化风机运行参数的历史趋势。

3.1浆液循环泵运行参数变化趋势

调阅了2019~2024年五年内的3号机组脱硫浆液循环泵的电压、电流等运行参数。

A浆液循环泵:20217月,液位:10.5m,浆液密度:1095kg/m3,运行电流约为60.8A202410月,液位:11.5m,浆液密度:1150kg/m3,运行电流约为60.3A~60.6A,在液位增加1m,浆液密度增加55kg/m3的情况下,A泵的电流略有下降,说明A浆液循环泵进口滤网或对应的喷淋层存在堵塞情况。此外,通过现场A泵的运行声音判断,A泵有抢流喘振的声音,侧面说明滤网的过流面积偏小,导致了流量降低。

B浆液循环泵:202010月,液位:10.5m,浆液密度:1140kg/m3,运行电流约为67.3A20223月,液位:11.4m,浆液密度:1160kg/m3,运行电流约为61.8A,在液位计浆液密度均增加的情况下,B泵电流下降5.5A,这与20249月检修时,发现B泵喷淋层堵塞喷嘴115个的实际情况相符。202410月,液位:11.8m,浆液密度:1150kg/m3,运行电流约为66.6A,在液位增加1.3m,浆液密度增加10kg/m3的情况下,A泵的电流略下降0.7A,说明A浆液循环泵进口滤网或对应的喷淋层存在轻微的堵塞情况,或者是正常波动值,总体看,B泵及其所对应的喷淋层运行指标良好。

C浆液循环泵:20198月,液位:10.5m,浆液密度:1160kg/m3,运行电流约为72.4A202410月,液位:11.8m,浆液密度:1150kg/m3,运行电流约为72.3A,电流情况基本持平,,由于吸收塔液位对浆液循环泵电流的影响较小,总体看,C泵及其所对应的喷淋层运行指标良好。

D浆液循环泵:20198月,液位:10.4m,浆液密度:1145kg/m3,运行电流约为77.1A202410月,液位:11.8m,浆液密度:1150kg/m3,运行电流约为77.9A,在液位增加1.3m,浆液密度增加10kg/m3的情况下,A泵的电流略下降0.7A,电流情况基本持平,由于吸收塔液位对浆液循环泵电流的影响较小,总体看,C泵及其所对应的喷淋层运行指标良好。

E浆液循环泵:20198月,液位:10.4m,浆液密度:1162kg/m3,运行电流约为87.4A,出口浆液压力为407kPa202410月,液位:11.8m,浆液密度:1150kg/m3,运行电流约为82.1A,出口浆液压力为425kPa,在液位增加1.4m,浆液密度略将10kg/m3的情况下,A泵的电流大幅下降5.3A,电流降幅明显,泵出口浆液压力增幅明显,说明E泵入口滤网及其所对应的喷淋层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堵塞问题。

脱硫浆液循环泵运行参数的历史趋势结果显示在浆液密度、液位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CE浆液循环泵电流及出口压力出现周期性的下降现象,停泵反冲洗后电流及压力恢复正常,说明吸收塔内存在大颗粒杂质周期性的堵塞浆液循环泵滤网,导致循环泵流量下降,结合检修情况,初步判断为吸收塔内壁脱落的玻璃鳞片。

3.2氧化风机

3号机组脱硫吸收塔氧化风管的安装标高为6m,运行液位为11.8m,吸收塔浆液密度为1150kg/m3的工况下,依据公式[2]1)计算氧化风管出口处浆液静压为55.2kPa

1

式中:为氧化风管出口处浆液静压,kPaρ为吸收塔浆液密度,kg/m3g为重力加速度常数;h为吸收塔内氧化风管至吸收塔液面高度,m

根据公式(1)计算结果,依据式(2)计算氧化风管出口处全压值为49.7

2

式中:为氧化风管出口处全压,kPa为浆液液面压力,kPa,取值为1.5

氧化风机的运行风压、电流分别为55kPa51A,设备参数负荷运行规程要求,氧化风机运行正常。

4 结果分析

综上所述,脱硫设施运行烟气量偏高、浆液循环泵进口滤网及对应喷淋层支管堵塞是3号机组脱硫设施脱硫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5 建议

1)优化燃煤掺配,降低脱硫设施运行烟气量,提高脱硫设施运行液气比;2)利用机组检修机会,对喷淋层进行彻底全面检查,对外观明显堵塞的喷嘴及其支管进行疏通清理,并开展冷态喷淋雾化试验,进一步检验检修效果。3)提高脱硫废水量,宜将脱硫浆液氯离子含量控制在15000mg/m3内,提高脱硫废水污泥排放量,减少浆液杂质在吸收塔内的富集倍率,提高浆液品质。4)合理控制浆液pH及密度,依据现有脱硫设施的运行状况,现阶段可将浆液pH控制在5.6~5.9内,待脱硫效率恢复正常后再控制到5.2~5.8内,浆液密度控制在1080~1170kg/m3内,保证氧化风机运行风量,加强浆液氧化效果,降低循环泵滤网及喷淋层支管等关键设备结垢风险;5)做好石膏脱水机的定期保养维护工作,提高石膏产出量,有效降低脱硫浆液密度,提高浆液杂质排放量。

参考文献:

[1]周至祥,段建中,薛建明. 火电厂烟气湿法脱硫技术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李秀忠.提高脱硫系统脱硫效率的策略研究[J],2016,火电厂污染物净化与节能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订阅方式:
①在线订阅(推荐):www.sdchem.net.cn
②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109

投稿方式:
①在线投稿(推荐):www.sdchem.net.cn
  作者只需要简单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随时进行投稿、查稿,全程跟踪稿件的发表过程,使您的论文发表更加方便、快捷、透明、高效。
②邮箱投稿:sdhgtg@163.com sdhg@sdchem.net
  若“在线投稿”不成功,可使用邮箱投稿,投稿邮件主题:第一作者名字/稿件题目。
投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①文前应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
  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③论文末应附“参考文献”,执行国标GB/T7714-2005标准,“参考文献”序号应与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相符;
  ④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以便联系并邮寄杂志。
    
联系电话:0531-86399196     传真:0531-86399186
欢迎投稿   答复快捷   发表迅速
                                                                                  山东化工稿件修改细则
传真:0531-86399780  QQ:1462476675  微信号:sdhg-bjb
采编部电话:0531-86399196  Email: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65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