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耐高温隔膜开发获新进展-山东化工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锟斤拷业锟斤拷态 > 正文内容
锂电耐高温隔膜开发获新进展
文章来源:     点击数:1099     更新时间:2015-3-12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科研人员联手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近期在锂电池耐高温隔膜开发上取得系列进展,创新性地开发出新型耐高温多孔隔膜、锰系锂电池用耐热复合隔膜、新型陶瓷隔膜以及基于三维耐热骨架的凝胶复合隔膜。
    其中,两实验室创新开发的新型耐高温多孔隔膜可通过湿法过程一次成型制备,制备成本低,易于放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隔膜的热变形温度远高于200℃,与商品化的无纺布隔膜的热稳定性相当,可保障电池安全性。这种多孔膜还具有高孔隙率及高曲率的孔结构,能够在保证电池容量发挥的同时避免微短路及自放电现象,为高安全性锂电池提供了更为理想的选择,相关研究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受液流电池隔膜工作原理的启发,两实验室研究人员共同探索了具有超薄离子可交换功能层的耐热复合隔膜在锰系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所选用的离子交换功能层为含氟材料,能够增强隔膜的热稳定性。研究发现,该类隔膜可以降低溶解锰离子对负极造成的破坏,起到缓解锰系锂电池高温容量衰减的作用。
    除了上述研究,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研究人员还发展了基于三维耐热骨架的凝胶复合隔膜。该隔膜通过二次复合工艺可赋予隔膜优异的耐热性、阻燃性和安全性,更适合大倍率充放电的锂电池使用。
    此外,通过优化陶瓷隔膜涂层所用的陶瓷材料,该实验室科研人员还制备了一种新型陶瓷隔膜,与传统陶瓷隔膜相比,这种隔膜在大倍率高电压锂电池中具有良好应用。
    据介绍,隔膜在锂离子电池中主要起到导通锂离子和隔绝正负极之间电子接触的作用,是支撑电池完成充放电电化学过程的重要构件。当电池出现过充或者温度升高时,隔膜需要有足够的热稳定性(热变形温度>200℃),以有效隔离电池正负极间的接触,防止短路、热失控甚至爆炸等事故的发生。目前广泛使用的聚烯烃隔膜,其熔点及软化温度都较低(<165℃),难以有效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其较低的孔隙率及低表面能也限制了电池倍率性能的发挥。在大力发展高安全性动力锂电池的市场需求下,针对不同应用方向的锂电池研究和开发相匹配的新型耐高温隔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方向。
   本栏目相关新闻